各宽基指数、行业指数、基金指数以及商品指数本周及今年以来截至6月16日的表现详见下表,表中新增了估值及百分位数据。
1、上周我在《世上没什么新鲜事,我们现在经历的不过是历史轮回》中说,世界上没有什么新鲜事, 所谓物极必反,去年9、10月份的跌跌不休正是在最悲观的时候打出了市场的底部,开启了一轮上涨。
本周就迎来了久违的大涨。
【资料图】
其实每次在最悲观的一两周、我“喋喋不休”做心理按摩的时候,往往也就是阶段底部,这一点还是挺准的。
不是啥水平高低的问题,因为经历多了,有些东西凭直观感觉也能做一些判断了。
2、尤其是新能源和创业板的大涨,用“久违了”来形容可能最为贴切。
我在之前多篇文章中提及,新能源基本面并没有市场情绪那么悲观。
很多人说新能源汽车30%左右的渗透率已经遇到了瓶颈,可是谁规定了新能源汽车只能有30%的渗透率?燃油车完全被取代或者大部分被取代难道不可能?
况且从世界范围看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还远远低于30%。
此外,新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也远远未到上限。
所以无论从新能源的上中下游各个环节看,新能源虽然已经不是前两年那种超高景气行业,但至少也还是有增长、有前景的行业吧!
但仅凭一次大幅反弹要做是否触底成功的判断是非常困难的。
所谓熊市多大涨、牛市多大跌并不是没有道理。
以中证新能源指数为例,中证新能源指数6月15日单日涨幅为5.04%,但在此之前的4月26日以及2022年的11月4日均出现过单日涨幅超过5%的情况,但此后并没有止住跌势。
所以我依然还是那个观点,对新能源不追高、下跌途中定投买入并且控制投资比例。
3、我在《眼馋美股,选标普500还是纳斯达克100》中说过,美股涨的是AI板块,只不过AI相关板块在美股市值中占比很高所以美股总体上涨势喜人。
A股领涨的也是AI相关板块,只不过AI相关板块当前在A股市值中占比过低,对宽基指数来说几乎激不起一点水花,所以A股才体现为所谓的结构性行情。
我从年初就一直看好AI方向,现在这个观点不变。
因为我投资的主要是主动基金,其实已经有不少主动基金配置了AI方向,所以这个方向上单纯的增配我也很克制,主要还是怕上涨过程中的调整也可能疾风骤雨(牛市多暴跌),回调会严重打击持仓信心。
当然我们也非常清楚地看到,除了微盘股指数,美股纳斯达克100和A股的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是唯二的估值已经很高的指数,我在上表中已经用红色做了标注。
但是,一个未来对全球经济周期可能是康波级别影响的革命性创新,对它的静态估值是苍白无力的,因为一旦进入实质性应用,像新能源前几年一样超过100%的年度增速会迅速把估值降低。
所以我们看到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纳斯达克100几乎一直在涨,会涨出多大的泡沫我们不知道;未来会出现什么级别的调整我们也不知道。
目前加仓我会很谨慎,但已有持仓肯定不会卖出。
当然如果持仓主动基金纷纷加仓AI方向,我可能也会适当调减AI占比,毕竟均衡持仓才不至于被剧烈波动“吓死”,从而也才能实现投资成功。
@今日话题@雪球创作者中心#雪球星计划公募达人#
关键词: